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务处文件
浙越外教发〔2020〕46号
关于开展2020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育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强化课程育人导向,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现决定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为目标导向,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强化“课程思政”的科学化、规范化与体系化,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效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
二、申报要求
1.申报课程面向非思政类课程。
2.课题主持人仅限1人,参研总人员原则上不超过5人(含主持人)。
3.课程负责人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课程负责人近三年来没有被中止的教学建设项目,两年内没有退休等可预见的人事安排。
4.课程建设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素质优良,能确保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
5.课题主持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同时作为其他项目成员不得超过2项,在主持项目结题之前不得申请同级教学改革新项目。
三、课程建设要求
1.紧扣“立德树人”,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要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强化课程育人功能,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挖掘提炼课程的思政要素,完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至少10次),撰写《教学案例随记》(至少10条),及时将课程育人中形成的教学感悟和体会归纳总结,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作为其他授课教师的学习交流材料。
四、建设期限
建设期两年。项目验收时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实践;通过验收后,应开展不少于2年的课程教学实践,扩大改革试点课程的受益面和示范性。
五、申报程序及资助
1.教师自愿申报,填写《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附件1),报送至各学院。
2.各学院对申报课程组织论证并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推荐后报教务处。
3.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联合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学校党政联席会议审议。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发文公布。立项确定20门左右,每项目给予5000元资助经费。
4.项目应按规定时间结题,原则上只允许延期一次(延期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凡申请延期的项目,其负责人暂停教学内涵建设新项目的申请,直至其完成该项目的研究工作。
六、材料报送时间
各学院(部)于2019年6月5日前完成申报课程的推荐工作,上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附件1)、《浙江越秀外国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汇总表》(附件2)至教务处,同时电子稿发送至邮箱:1150283063@qq.com。
联系人:冯润联系电话:89114081
附件:1.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2.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汇总表
3.“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
4.“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
5.“课程思政”教师教学案例随记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务处
2020年5月15日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务处 2020年5月15日印发
附件1:
立项编号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
课程性质: □必修课□选修课
课程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部门:
申请日期:
教务处
2020年5月制
一、申请项目及申请人基本情况 | |||||||||||
申请项目情况 | 课程名称 | ||||||||||
课程类型 |
| ||||||||||
课程性质 | □ 必修课 □ 选修课 | ||||||||||
课程所属学科 | |||||||||||
课程受益专业 | |||||||||||
项目起止时间 |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 ||||||||||
该项目其它立项情况 | |||||||||||
负责人简况 | 姓名 | 出生年月 | 性别 | ||||||||
职称 | 职务 | 岗位 | |||||||||
所在部门 | 联系电话 | ||||||||||
手机 | |||||||||||
主要参加者简况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项目分工 | 工作部门 | 签名 | ||||
课程教学目标: | |||||||||||
课程德育目标: | |||||||||||
二、建设方案 1.建设举措(包括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有哪些,与哪些教学内容相对应及如何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何改进,如何教书育人;教学评价如何改进等) 2. 建设进度安排及预期建设成效 | |||||||||||
三、预期成果及受益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教学案例随记、教学案例库等三项为必备内容) | |||||||||||
四、项目申请人承诺: 签名: 年月日 | |||||||||||
五、 学院审核情况 | 项目负责人已承担并未结题的校级教学建设项目情况 | ||||||||||
项目负责人两年内人事变动预期 | |||||||||||
项目在学院正式立项情况 | |||||||||||
六、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及部门支持政策: 部门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七、学校评审意见: 主管领导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课程育人”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学院名称(公章):
序号 |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课程负责人 | 所属学科 | 总学时 |
1 | ||||||
2 | ||||||
附件3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校全员、全课程育人的思政格局,特制定本指南。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
“课程思政”,指的是学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表明任何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也是一种思维方法,表明任何课程教学都肩负德育的责任。
“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
二、“课程思政”的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课程思政”的内容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做学问,各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应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核心价值观 | “课程思政”德育元素结合内容 |
富强 | 物质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共同富裕生产力标准勤劳致富 综合国力基本国情中国梦等等 |
民主 | 民主集中制 制度现代化生存权发展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等 |
文明 | 人的现代化以人为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社会秩序国家软实力国民素质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工匠精神公序良俗优秀传统文化社会风尚等等 |
和谐 | 真善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依道而和 等等 |
自由 | 集体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意志自由行动自由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等等 |
平等 | 社会平等人格平等众生平等权利平等公平正义经济平等政治平等文化平等机会平等等等 |
公正 | 起点公正过程公正结果公正程序公正社会公正等等 |
法治 |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等等 |
爱国 | 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学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等 |
敬业 | 热爱劳动热爱工作热爱岗位职业道德等等 |
诚信 | 守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谦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等 |
友善 | 包容协作团结尊重和气宽厚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
四、“课程思政”的原则
“课程思政”不是体系化、系统化地进行德育教育活动,而是结合各门课程内容,寻找德育元素,进行非体系化、系统化的教育。在此,应坚持如下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2.创新思维原则
3.突出重点原则
4.注重实效原则
五、“课程思政”的要求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不仅应遵循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而且也应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原则。根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原则,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1.灌输与渗透相结合。
灌输应注重启发,是能动的认知、认同、内化,而非被动的注入、移植、楔入,更非填鸭式的宣传教育。渗透应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向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向渗透。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就是坚持春风化雨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选择,从被动、自发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主动将之付诸实践。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不是从抽象的理论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来的,而是应从社会实际中寻找,从各学科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度中去寻找,不是从理论逻辑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社会实践出发来解释理论的形成,依据实际来修正理论逻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3.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未来的历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从纵向历史与横向现实的维度出发,通过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大势比较、中国特色与国际的比较、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的比较,使思政教育元素既源于历史又基于现实,既传承历史血脉又体现与时俱进。
4.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二者不是一种具体、单个方法的名称,而是一种类型的方法称谓。其中,前者指的是教师组织实施的,直接对学生进行公开的道德教育的正规工作方式的总和。后者指的是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现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在此,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5.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统一性与差异性的融洽。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共性、统一性,个体的独特体验则是事物的个性、差异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应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正面说服教育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念和道德评价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课程思政”教育和教学,必须坚持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教育,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引导学生品德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附件4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 | |||||
学 院 | 学 科 | 课程名称 | |||
授课教师 | 授课班级 | 学 分 | |||
课程类别 | A.公共平台课 B.专业基础课 C.专业选修课 D.全校选修课 | ||||
教学目标 | |||||
“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 |||||
教学方法与举措 | |||||
教师签名: |
附件5
“课程思政”教师教学案例随记 | ||||
学 院 | 课程名称 | |||
授课教师 | 授课班级 | |||
课程切入点 | ||||
德育元素应用 | ||||
教学内容、 | ||||
教学体会、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