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关于构建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意见(试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15浏览次数:511

    实践教学是应用性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外语应用、专业实践和就业创业等能力,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体系反映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效融合。为更好地落实我校SPT(SPT是System of Professional Talent的缩写,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富有我校特色的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大学品牌建设,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目标及基本原则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背景,紧紧围绕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培养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坚持“五大原则”:

1.坚持目标性原则,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

2.坚持系统性原则,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和协调统一;

3.坚持课程化原则,将实践教学的各种环节以课程形式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

4.坚持开放性原则,增强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5.坚持全程评价原则,对学生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考评、控制、反馈,确保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

二、组成部分

    我校构建由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评价五部分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相应课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五个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规格,即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2.实践教学内容

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实训设施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课内、课外、校外三个课堂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实验、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学年论文、课程设计等。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学术研讨。第三课堂:实习、社会实践、产学合作教育等。

3.实践教学条件

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都要做到六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落实和考核落实。抓好四个环节:即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工作开展环节和结束阶段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

4.实践教学管理

学校实践教学相关职能部门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指导意见。各学院应有专人负责实践教学工作,负责全面落实本学院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工作,负责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工作中的各类事宜,同时要结合本学院实践教学的共性和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制订各学院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并撰写各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方案,并严格执行。

5.实践教学评价

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制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督促和成绩考核办法,重点考察在时间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学生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促使实践教学达到应有效果。

    三、具体措施

1.夯实实践教学条件

(1)加强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管理

实践教学计划、大纲要对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与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实施条件、考核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2)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开放力度

统筹规划实验室建设,优化配置,按功能设置实验室,达到同一个实验室能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实验教学任务的目标,提高使用效益;针对不同功能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探索不同的开放共享形式,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配套政策和措施促进各级各类实验室扩大开放共享,并逐步实现面向社会开放。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示范为一体的创新实践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路子。

(4)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认真落实 “双百工程”(百名企业家进课堂、百名教师下企业),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以适应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

(5)保障实践经费得到充分落实

实践教学经费应在保证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努力做到按预算、不超标开支,发挥有限经费的最大使用效益。不符合财务制度的使用项目以及非实践教学活动所必须的项目支出,一律不予报销。

2.有效落实“三个课堂”内容

(1)加强第一课堂建设,提高课内教学质量

各学科要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从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的角度来合理设计和制定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明确界定实验课程,全面修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大纲中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所占比例,既有验证性、演示性的基础性实验,又有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语言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非语言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30%。实验开出率至少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

逐步开放各类实验室,做到时间、空间、实验项目等逐一开放。原则上每10名学生至少应安排1名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指导学生实验。在实验项目完成以后,学生应向实验室提交实验报告,由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进行批阅并认真做好实验室开放记录。

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完善实验教材,研编CAI课件、微课、仿真模拟实验等实现实验(实训)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信息化、综合化,形成完整、优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进一步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优化、专兼职比例合理的实验(实习)教师队伍,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方法,能按要求指导各种实验(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要严格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坚持一人一题,紧密结合各行业的生产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要求,防止出现空、大、选题重复等现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数量不小于总数的50%。

完善相关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与监控,定期组织检查,杜绝毕业论文(设计)中弄虚作假、抄袭等现象的发生。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毕业论文(设计)除传统形式外,也可以是反映学生创新能力且与专业教育相关的作品、设计、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等。

(2)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不断丰富第二课堂

完善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学分管理机制,建立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通过二级学院学科竞赛基地建设,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积极开展校级竞赛;建立和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做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组织和开展;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活动。 

各学院要积极组织和选派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或曾主持、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或曾指导过省级以上大学生科技竞赛并获奖的教师担任学有余力的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导师,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对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做好实习、实训教学,积极拓展第三课堂

实习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各学院应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深入社会、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调查,结合教学内容,编制严谨、周密的实习教学大纲。

做好各类实习、实训的动员工作,宣讲实习要求和实习安全,明确实习任务,分配实习指导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签署《实习安全承诺书》。学院要定期组织检查,并做好检查反馈和实习总结工作。

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做好实习、实训教学记录。实习、实训结束后,学生必须进行考核。成绩可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习、实训情况、实习材料完成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优秀实习生比率控制在20%左右。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将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引入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二级学院专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每个专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得少于10个,确保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双重保障。

四、工作程序

1.教务处提出关于构建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意见,由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提交校长办公会议审批。经学校同意后,作为制订的依据,发至各学院(部)。

2.各学院在院长的领导下,组织相关人员,充分调研,深入论证,制定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提交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查;审查通过,经院长签字、学院签章后报送教务处审核汇总。

3.教务处审核后提交校长办公会议进行审议,学校批准后指导意见正式生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