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浙教高科[2011]153号)精神,结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浙教高教〔2011〕170号),现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富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大学品牌建设,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实践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实践教学主要内容
实践教学的范围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教学环节。
(二)实践教学目标要求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 要坚持目标性原则,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坚持系统性原则,使体系内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和协调统一;坚持课程化原则,将实践教学的各种环节以课程形式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坚持开放性原则,增强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坚持全程评价原则,对学生的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考评、控制、反馈,确保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是理论实践、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特殊作用。要根据学科发展、社会需求,重视开展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加强对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工作。
(二)健全机构,强化保障
建立学校与学院分层管理的实践教学组织体系。全校实践教学管理由教务处负责,负责起草有关实践教学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文件、工作规范等;协调、监督和检查实践教学的实施;对实践教学环节做好监控考核工作。学校同时鼓励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创新,并积极推广实践教学改革成果。
各二级学院是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单位,要积极进行实践教学研究和改革,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明确实践教学所应达到的目标,制订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细则;要根据学校发展建设规划和各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逐步建设以省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若干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实践课的任课教师(指导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制定所任实践课的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大纲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案,编写相应的实验、实习、实践指导书。实践教学结束时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和质量分析,并将指导教师手册、计划、总结、质量分析交课程组存档。
三、系统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一)规范实践教学管理
1.完善组织机构管理
学校实践教学相关职能部门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指导意见。各学院应有专人负责实践教学工作,负责全面落实本学院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工作,负责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工作中的各类事宜,同时要结合本学院实践教学的共性和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制订二级学院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并撰写各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方案,并严格执行。
2.加强实践教学计划管理。
实践教学大纲要对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目的与要求、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所需实施条件、考核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3.加强实践教学运行管理。
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都要做到6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落实和考核落实。抓好四个环节:即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工作开展环节和结束阶段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
4.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项目的基本要求,制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督促和成绩考核办法,建立实践教学的检查和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促使实践教学达到应有效果。
(二)夯实实践教学条件
1.加大实验室建设和开放力度。
统筹规划实验室建设,优化配置,按功能设置实验室,达到同一个实验室能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实验教学任务的目标,提高使用效益;针对不同功能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探索不同的开放共享形式,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配套政策和措施促进各级各类实验室扩大开放共享,并逐步实现面向社会开放。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示范为一体的创新实践基地,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路子。
3.加强创新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以适应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求。
4.推行创新能力导师制。
各学院要积极组织和选派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或曾主持、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或曾指导过省级以上大学生科技竞赛并获奖的教师担任学有余力的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导师,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对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研究
在学习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本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在实验课程结构优化和实验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革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和相关学会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借助各级各类教改项目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本校特色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四、加强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准确定位实验课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各学科要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角度来合理设计和制定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明确界定实验课程,全面修订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大纲中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所占比例,既有基础性实验,又有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课时安排不得少于规定课时。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语言类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0%,非语言类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100%;逐步提高三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的比例。
逐步开放各类实验室。各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应于每学期开学初和寒暑假前将所要开放的实验项目的名称、开放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实验目的及要求、教材及参考书等具体内容在网上公布,供学生参考和事先预习。部分专业性较强或自带实验课题,学生须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学院审核同意后方可实行。原则上每10名学生至少应安排1名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指导学生实验。在实验项目完成以后,学生应向实验室提交实验报告,由指导教师或实验人员进行批阅并认真做好实验室开放记录。
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完善实验教材,研编CAI课件、微课、仿真模拟实验等实现实验(实训)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信息化、综合化,形成完整、优化的实验课程体系。
进一步加强实验人员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优化、专兼职比例合理的实验(实习)教师队伍,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方法,能按要求指导各种实验(实习)。
(二)努力实现实习(实训)教学规范化、多样化
1. 实习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各学院应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深入社会、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调查,结合教学内容,编制严谨、周密的实习教学大纲。
做好各类实习(实训)的动员工作,宣讲实习要求和实习安全,明确实习任务,分配实习指导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签署《实习安全承诺书》。学院要定期组织检查,并做好检查反馈和实习总结工作
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做好实习(实训)教学记录。实习(实训)结束后,学生必须进行考核。成绩可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习(实训)情况、实习材料完成情况等方面综合评定,优秀实习生比率控制在20%左右。
2.加强产学研一体建设,将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引入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二级学院专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每个专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得少于10个,确保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双重保障。
各学院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向教务处提出拟建实习基地的申请,经学校评审并同意后,由学校或各学院与实习基地单位签订协议书(一式三份,由教务处、实习教学基地、有关学院各执一份)。由学校统一悬挂“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学实习基地”铜牌,具体名称由基地共建双方协商确定。
(三)着力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1.切实做好选题工作
论文选题工作要严格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坚持一人一题,紧密结合各行业的生产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要求,防止出现空、大、选题重复等现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数量不小于总数的50%。
2. 规范过程管理
完善相关论文写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与监控,定期组织检查,杜绝毕业论文(设计)中弄虚作假、抄袭等现象的发生。
3. 毕业论文多样化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毕业论文(设计)除传统形式外,也可以是反映学生创新能力且与专业教育相关的作品、设计、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等。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多样化工作,是尝试从内容和形式上对现行的单一模式的毕业论文(设计)加以改革,探求以多种形式、以个性化的选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规范社会实践管理
在社会实践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开展学生讲座、专业文化节、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等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活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技能与才艺培养,实现社会实践教学的课程学分化管理。
(五)提升技能创新体系建设
在技能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完善本科生创新学分管理机制,构建二级学院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立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通过二级学院学科竞赛基地建设,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积极开展校级竞赛;建立和推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组织和开展;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活动。